一间寝室,两位捐献者!“00后”湖南学子用热血续写生命接力

时间:2025-07-29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:陈玮 编辑:邱梦

分享到

近日,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陈子升(化名)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,251毫升“生命种子”已跨越千里,为外省一名血液病幼童带去生的希望。

而就在2个月前,他的室友吴佳炬(化名)刚完成同样的善举。这间寝室,先后走出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两位“00后”学子用热血续写着生命的接力。

从四次献血到校园首例:热血善举搭起生命桥

在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,吴佳炬是同学们公认的“公益先锋”。自2023年入学以来,他累计四次参与无偿献血,献血量达1600毫升。

2024年6月4日,学校组织献血活动时,他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全国360万志愿者中年轻的一员。“第一次在宣传栏看到‘生命银行’的介绍,就觉得这是比献血更有力量的事。”回忆起加入初衷,这个“00后”少年眼神清澈。

今年4月,湖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传来好消息:他与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初配成功,是否愿意进一步检测?

“当然愿意!”他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,“想到电话那头是个需要依靠干细胞才能活下去的孩子,我必须用最佳状态迎接这场‘生命考试’。”

5月13日上午,吴佳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——“大哥哥,感谢您带给我第二次生命,等我病好了,我会像您一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,做一个有爱心的人,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。”信末的落款旁,孩子用铅笔认真地画了几道弯弯的弧线。

据医生介绍,患儿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,需定期输血维持生命,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的治愈希望。“非血缘配型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,这不仅是医学上的‘奇迹’,更是人间大爱的具象化。”

当承载着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通过冷链运往患者所在医院时,吴佳炬在朋友圈写下:“很荣幸成为学校的‘首例’,但更期待‘首例’变成‘每一例’。因为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全力以赴地守护。”

榜样在前:跨越时间阻碍接棒生命救援

吴佳炬的善举,给了同寝室的陈子升最直接的力量。

这位2004年出生的大三学生,在刚满20岁时就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。“也许配型成功的概率很小,但如果大家都想着不去,那这件事就没有意义了。”谈及初心,陈子升说。

“当时没有想很多,直接就去了,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帮助他人改变命运的机会。”今年5月,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,陈子升毫不犹豫回应。

而吴佳炬的鼓励更让他安心,“他知道我要捐献后,安慰我说‘放心去’,还向我详细描述了捐献过程中的细节和感受,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。这让我感到更加安心和放松,我非常感谢他。”

不过,陈子升的捐献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。当时捐献时间未定,而他马上要去实习,在时间上产生了冲突。但他始终信念坚定:“捐献救人很重要,但也不耽误工作准备。”最终,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与支持下,成功解决了时间问题,确保了这场生命救援如期进行。

得知对方受捐者是位幼童后,陈子升眼眶有些湿润:“先天身体上的健康也许无法决定,但心理上我希望他健健康康,阳光一点。”

一间寝室,两位学子,先后用热血为陌生人送上生命的礼物。他们的故事,正像吴佳炬期待的那样,“首例”的星光,正慢慢变成照亮更多人的温暖光芒。

责编:陈玮 编辑:邱梦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